來源:食味藝文志
宋太祖趙匡胤開寶八年(975)春末,南京城。 宋軍已圍困城池長達半年,城中糧草告急。雪上加霜的是,從各地趕來勤王的南唐軍隊,在鎮江、江陰、九江、宜春等地節節敗退,失利的戰報像雪片一樣飛到李煜的桌上:國都南京,已成一座事實上的孤城。 時年三十九歲的南唐后主李煜,感受到從未有過的絕望。他寫下了幾句詞:“櫻桃落盡春歸去,蝶翻金粉雙飛。子規啼月小樓西,玉鉤羅幕,惆悵暮煙垂。”
旁人不解:這都什么時候了,主上還有心思欣賞櫻桃成熟掉落的景致? 其實,心思細膩的李煜當然知道亡國的日子已經不遠。詞里暗喻的是《禮記》記載的,周天子以櫻桃祭祀先王陵寢祖廟的故事。 這年秋天,李后主告別祖廟、離開南京。此后,他終生再沒能嘗到春末時節,江南櫻桃酸甜美好的滋味。
原產于中國的水果,每一樣都帶著這片土地的獨特個性:荔枝細膩晶瑩,代表了簪纓貴胄的氣派;楊梅酸甜張揚,凝聚了山川湖海的明秀;柿子甘香澀嘴,象征了一吟一啄的苦樂。 唯有櫻桃,是它們中最特殊、最復雜的一位。“櫻桃落盡春歸去”,短短七個字,在鄉民眼中是甜美滋味的降臨、在處婦眼中是望穿秋水的寄托、在文人眼中是光陰流轉的惆悵、在帝王眼中則是行將就木的帝國。 櫻桃的背后,藏著古典意義里的中國。
No.1 壹
在中國,櫻桃被馴化的時間很早,東漢的文獻里已經出現關于它的記載。櫻,從木從嬰,準確描述了木本植物上生長出來的,個頭迷你的小果子。 按照生物學分類,櫻桃是薔薇科李亞科植物,與桃樹、李樹、杏樹、梅樹都是近親。事實上,桃子、李子、杏子、梅子和櫻桃,確實在果實外形、果核結構等方面,有著高度相似性。 可以看作是同一種果實的放大縮小多個版本。
櫻桃是它們中個頭最小、質地最細膩,食用最方便的一種。相比啃桃子滿嘴流汁、剝杏子滿手黏糊,吃櫻桃的過程要優雅太多:輕輕捻起一枚,吹彈可破;放進嘴里,齒頰張闔,馬上能迸出甜水來。 若是吃櫻桃的主角是個美人,那么很容易腦補出一幅曼妙的工筆畫。
漢儒啟蒙了中國人溫良恭儉讓的處世觀之后,櫻桃就因天生的矜貴氣質,被全社會奉為上賓。在司馬相如辭藻華麗的《上林賦》里,有一句“梬棗楊梅,櫻桃蒲陶”。這是在當時有限的物產條件下,作者能想象到的最美好的宮廷植物。 但原產長江流域的中國櫻桃有一個致命的缺點:不耐寒。對于以黃河流域為核心的中原政權來說,這是一個悖論,也是一個因稀缺性提高身價的理由。《漢書·孫叔通傳》記載:“古者有春嘗果,方今櫻桃熟,可獻,愿陛下出,因取櫻桃獻宗廟。” 是的,自秦漢以降,漢族皇室一直以櫻桃作為祭祀宗廟的最高級水果。
這種情況,隨著三國兩晉時代的南方大開發而悄悄改變。 “倒流映碧叢,點露擎朱實;花茂蝶爭飛,枝濃鳥相失。已麗金釵瓜,仍美玉盤橘。寧異梅似丸,不羨萍如月;永植萍臺垂,長與云桂匹。”這是南北朝時期,梁簡文帝蕭綱的《朱櫻桃詩》。 “寧異梅似丸,不羨萍如月。”句子耐人尋味,看起來不像是詠贊櫻桃,倒像是炫耀南方物產豐富的優越感,借此挑釁北方政權的軍事威脅。 挑釁的最終結果,以中國南北方的再次統一而結束。而食用櫻桃的門檻,也得以進一步降低。
No.2 貳
盛唐,中華國力空前強大的時代。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唐代的社會的飲食水平和餐桌審美,也達到了新的高度。前朝吃不起、吃不到的水果,在種植技術突飛猛進、國家基建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成為越來越多人的盤中餐。 楊貴妃的“一騎紅塵妃子笑”,便有賴大一統國家基建設施的完善,和政府花得起錢的闊綽。
但荔枝絕不是唐代最流行的水果。翻遍《全唐詩》,提到荔枝的詩有67首,提到櫻桃的詩卻多達94首——從士大夫階層的喜好程度看,櫻桃完勝。 更有意思的是,漢魏時期只能成為祭品,供給皇室列祖列宗享用的櫻桃,到了唐代已經化身成一種國家榮譽:皇帝以顆粒最大、滋味最鮮甜的櫻桃,賞賜給進士及第的書生、當朝知名的文人。 文人士大夫們為此感恩戴德,爭相在詩文中詠贊櫻桃,借此表達對皇權的忠誠。王維、韓愈等大家名臣,都有這類作品傳世。后來人們形象地把這種風氣稱為“櫻桃制"。事實上,這是南北朝以來科舉逐步取代舉薦、門閥勢力衰落、社會階層通路打開的一個很有意思的縮影。 小小櫻桃,除了滋味,更見證了東亞帝國的一個時代革命。
當時人們對櫻桃的吃法,也在那些詠贊櫻桃的詩中原原本本保留下來:比如用甘蔗汁浸漬的“蔗漿櫻桃”、用酸奶泡食的“酪櫻桃”,加碎冰和麥芽糖混合的“櫻桃酥山”。
這些吃法,即便放到今天,也足以讓櫻桃愛好者們一膏饞吻。
在唐代,還第一次出現了大量詠贊“櫻桃花”的詩歌。比如李白的“別來幾春未還家,玉窗五見櫻桃花”;元稹的“花磚曾立摘花人,窣破羅裙紅似火”;白居易的“曉報櫻桃發,春攜酒客過”…… 飽暖思淫欲,這是實現舌尖櫻桃自由的士大夫們,對櫻桃另一種極致之美的追求。
巧合的是,唐朝也是日本向中國大規模派出遣唐使的時代。沒有吃櫻桃的習慣,卻單方面學習中國上層階級生活方式的日本留學生們,把中國貴族對櫻桃花的欣賞帶回本州。 經過數百年的選育,原本單瓣的櫻桃花,變成了重瓣、復瓣的櫻花。這是花朵雄蕊變成花瓣的結果,是一部分櫻桃花犧牲結果特性,讓花朵更大、更美的適應性選擇。當然,也是日本文化選擇性吸收中國審美的又一個有意思的例子。 某種程度上理解,每年東京淺草、京都嵐山花見之日人山人海的場景,正是大唐文化強勢輸出的后續,和中國人對櫻桃深切熱愛的另一種解讀。而櫻花花海成為西方人眼中東亞地區的代表風光、英語“sakula”對日語“櫻花”的轉譯,更從側面證明了“櫻”在東方文化中的象征性地位。
No.3 叁1861年,根據《天津條約》和相關港口勘定結果,煙臺成了中國北方最早開埠通商的口岸之一。無數來自西方的科技、制度、經濟、商品涌入了這座古老的小漁村,讓煙臺發生了數千年未有的巨大變化。 誰也沒想到,櫻桃在中國的另一個深遠的轉折,由此開啟。
一位來自美國的傳教士倪維斯(J. L. Nevius),把十幾棵他們稱為“車厘子”(cherrys)的樹苗種植于煙臺福山。這位中國通還為他的莊園起了個很好聽的漢語名“廣興果園”。 廣開興業。討彩!
這種車厘子樹的學名叫歐洲甜櫻桃,顧名思義,原產于歐洲,與中國本土櫻桃是遠親。在來到煙臺之前的兩百年,它已經被哥倫布帶到新大陸,并扎根下來。 相比中國櫻桃,歐洲甜櫻桃皮厚、顏色深,所以更容易運輸。而且個頭大、滋味甜。雖然酸甜比例不如中國本土櫻桃平衡,但它還有另一個優勢:耐寒。 中國北方每年冬天會受到西伯利亞高壓冷空氣影響,比全球同緯度地區更冷,所以千百年來,長江流域的中國櫻桃一直無法北上栽種。但歐洲甜櫻桃的引入,徹底改變了這種情況,從此以后,中國北方也能吃到新鮮采摘的、品質不輸于南方櫻桃的優等品。
中國人親切地為這種水果起了個中文名字“大櫻桃”,本質上,它與美洲車厘子同宗同源。 最晚到20世紀八九十年代,大櫻桃已經由煙臺出發,廣泛種植于山東泰安、遼寧大連、河北秦皇島和北京周邊的環渤海地區,由外來戶成了人見人愛的“寶寶”。
除此之外,沿隴海鐵路的中國北方內陸地區河南鄭州、甘肅天水和陜西西安等地,也在90年代后大規模種植大櫻桃。雖然這些地區冬季的極端氣候,會導致大櫻桃死株,但在現代農業的加持下,越來越不成問題。
此外,隴海鐵路沿線的日照時間和溫差,相較于環渤海地區更佳。只要舍得基礎投入,陜西、甘肅、河南的大櫻桃品質,也絕不會輸給聲名遠揚的煙臺福山櫻桃。 主席說了,人定勝天。
No.4 肆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相比歐洲甜櫻桃在中國北方的聲勢正盛,分布于中國長江流域的本土品種中國櫻桃,在強橫矜貴了千年之后,正越來越無人問津。 皮薄、運輸困難固然是一個原因。果實籽粒小、甜度不高也讓它的市場價值大受影響。古人形容女子“櫻桃小口”,就是描述中國櫻桃籽粒小而飽滿的模樣。而這,也成了它流行不起來的原罪之一。
但資深老饕們卻明白,中國櫻桃有著歐洲甜櫻桃所沒有的甘美:這種由酸、甜、鮮混合構成的多層次味道,是一種更高級的味覺。而且這種味道,會隨采收時間、成熟程度、植株差異和雨水多寡的變化,產生多種多樣的色彩。哪怕是同一片果林里的櫻桃,都會出現杏黃色、淺黃色、淺黃帶紅暈、珍珠白等各種不同顏色,每一種酸甜比都不同。 今天,那些最忠實的櫻桃愛好者,和最有情懷的種植者們,正努力把中國櫻桃千變萬化的味道標準化、序列化。 一個關于櫻桃地理的新時代,正在悄悄醞釀。
-END-
詩人白居易有個毛病——好色。晚年致仕后,在家中豢養了許多美姬取樂。 有一天,一位名叫孟棨的晚輩登門拜訪。白老爺子興致很高,讓寵姬樊素為客人唱歌,寵姬小蠻為客人跳舞。 血氣方剛的孟棨恐怕沒經歷過這樣的陣仗,酒酣耳熱中,寫下了一句贊美兩位佳人的詩:“櫻桃樊素口,楊柳小蠻腰。”
把嘴唇比作櫻桃,小巧可愛、圓潤飽滿;把腰身比作楊柳,芊芊一握,搖曳生姿。只有充滿荷爾蒙的年輕人,才能想到如此香艷、妖冶,而又充滿暗示的比喻;也只有深諳櫻桃滋味的饕客,才能為櫻桃附加上如此浪漫的意向。 從此以后,櫻桃嘴、楊柳腰,成了這個國家最讓人遐想的容顏美學。這證明了櫻桃在漢文化中的抽象身份與崇高地位,更表達了中國人對口腹之欲的無窮向往和不懈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