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魯中晨報
“這棵西紅柿可以長到5米高,到時候我們工作人員就會乘坐升降機進行采摘。”2月14日,冬日的山東省淄博市淄川俊嶺農業田園綜合體一派生機盎然,不同品種的西紅柿和各種各樣的高科技設施讓園區看起來更像是一個未來世界。淄川俊嶺農業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張東俊介紹起園區的現代化設施如數家珍。這是淄川區品牌農業戰略的一個縮影。
淄川區自2016年以來,通過挖掘、培育和開發農業資源,農產品品牌發展十分迅速,從過去偏重農業規模和數量進入了“質量興農、綠色發展和品牌強農”發展階段。目前,全區已有27個農產品榮獲省市級知名農產品企業品牌和區域公用品牌,其中蓼塢小米、張莊香椿等6家農產品榮獲省級知名農產品企業品牌和區域公用品牌;淄博池梨、淄川西紅柿和張莊香椿被農業部列入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目錄。“三品一標”農產品數量達到112個,總數位居全省各區縣之首。
品牌農業帶來巨大效益
“引進國外的高科技設備是強壯我們民族企業的身體,而堅持我們產業中的傳統文化,才是守住我們民族企業的魂魄。”山東川鷹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徐磊介紹,他們現在打造的川鷹品牌,除了引進國外先進的設備提高產品質量和效益外,還將中國的詩詞文化、淄川的聊齋文化,逐一融入到每一款產品中。
在川鷹食品,這種注重品牌創建的意識隨處可見,在一款水滴形桂花醋的玻璃瓶身上,看到法國依云水的設計理念。但是,意想不到的是,這個瓶子上的貼牌,并不是普通的紙質貼標,而是運用了陶瓷生產中的烤花技術。徐磊說,這項技術他們試驗了很多次,就是為了體現淄博陶瓷之鄉的特色,將地域文化元素融入品牌之中,強化產品的辨識度。
通過品牌創建,淄川區農產品的知名度、市場競爭力和溢價能力得到了提升,同時也強化了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品牌意識,豐富了農業品牌文化內涵。淄博池梨在淄川區種植迄今已有600余年,曾作為貢梨晉京。目前已建成標準化示范基地1000余畝,通過品牌文化挖掘,比普通梨每公斤高出近2元。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現在消費者在追求“舌尖上美味”的同時,更加關注“舌尖上的安全”。
“在面對市場上種類繁多的農產品時,在消費者心里,品牌化農產品代表著可信賴、安全和高品質,在購買時就會根據不同的品牌加以區別。”山東創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王永超介紹,“久潤牌”富硒農產品榮獲省級知名農產品企業品牌后,種植的富硒農產品價格為市場普通價10倍,年銷售額已達4500余萬元。
近年來,淄川區通過打造農產品品牌,不但增強了消費者的認可率和滿意度。還極大強化了全區農產品質量安全,在省市農產品質量抽檢中,沒有發生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抽檢合格率高達100%。
“三品一標”建設走在前列
“我們淄川區農業資源豐富,目前是山東省目前發現的唯一天然富硒區。面積較大,富硒地層較厚,硒、鈣、鉀元素富足,土壤中重金屬含量低于國家安全標準,土壤綜合優良全國領先。”淄川區農業農村局局長王利民介紹,目前淄川區的綠色農業發展持續推進,著力推廣水肥一體,鼓勵各經營主體建設水肥一體化,輻射帶動全區普及應用,加強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實施耕地質量提升和化肥減量增效項目建設,加大配方肥的推廣力度,不斷加強服務體系建設。
淄川區以產業振興為重點,大力發展實體經濟,全區現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1121家。其中注冊農民專業合作社675家,家庭農場291家,年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的達到52家,為鄉村產業振興奠定了堅實基礎。
為加快鄉村產業振興,淄川區制定了《淄川區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努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版淄川特色板塊。同時,開展工商資本進入農業調研。據統計,全區工商資本近5年已投資32.8億元,培育區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52家,建成40家現代農業園區,流轉土地9.1萬畝,工商資本助力成為鄉村產業振興的重要模式。
一顆小香菇催生大產業
未來5年將在全國布局100個智慧化生產基地,將銷售市場拓展到100個以上國家和地區,世界香菇菌棒市場占有率達到80%以上,成為農業領域的“獨角獸”企業。淄川區的山東七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主要從事食用菌研發、生產、加工、銷售、出口等業務。
“從公司成立到如今,20多年來,七河生物逐步實現了小農作坊到智慧工廠、單一產品到全產業鏈、普通農民到職業工人、粗放式管理到規范化運作、局部規模到全球市場的華麗轉變,成長為國內最大的香菇菌棒生產基地、全球最大的香菇菌棒出口供應商。”七河生物總經理蘇建昌說。七河生物先后獲得“國家級蔬菜標準園”“國家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山東省知名農產品企業產品品牌”等榮譽稱號。目前,該公司已在國外設立8個子公司,與30多個國家和地區、200多個客戶建立了購銷關系,形成了全球產業銷售網絡。
“我們企業高度重視產品的創新和研發,每年拿出營業收入的3%以上,用于種子雜交試驗、種子基因測序、大數據物聯網應用、智慧化技術設備等方面的研發;投資3000萬元設立專門菌種生產研發中心——七河生物技術研究院,全力做好菌種的篩選及技術開發、工藝改進,不斷提高產品質量。”蘇建昌介紹,目前該公司已獲得國際專利3項,發明專利2項,實用新型專利8項,外觀設計專利1項,先后榮獲國家農業部神農農業科技進步一等獎、二等獎各一項、山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新品種審定一件。在技術裝備上,公司引進世界先進的食用菌數控系統,建成了國內領先的食用菌環境智能控制生產流水線,全過程、全自動流水作業。去年底,投資2億元的智慧化香菇培育種植基地投產運行,實現了從傳統到智慧的轉折性跨越,將成為全球最先進的菌棒智慧工廠。
品牌農業 未來可期
目前,淄川區農產品品牌建設已初具規模。據悉,淄川區將重點打造淄川天然富硒、蓼塢小米、淄博池梨、黛青山軟籽石榴、欣澤順蔬菜為主的特色農產品優勢區。預計到2022年,淄川區將創建市級以上知名農產品品牌35個,“三品一標”數量達140個,市級“百企建百園”15個,農林牧漁業總產值達到20億元以上。
“今后,我們在立足淄川區域和品種差異基礎上,以‘富硒淄川、健康之源’為主題,以全省獨有的天然富硒資源為依托,突出‘規模種植、精深加工、品牌營銷、技術創新’,加快我們淄川區品牌培育和運行機制。”淄川區農業農村局局長王利民說,通過淄川區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培育一大批省市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和農產品連鎖超市。加速催化農村電商發展,構建品牌農產品營銷體系,加快“三品一標農產品標準化基地建設”,健全農產品質量標準體系和質量追溯制度,強化農產品地理標志和商標保護,創響一批“土字號”“鄉字號”特色農產品金字招牌。
“我們用政策的手段,金融杠桿的撬動和市場的辦法,調動生產經營主體和村級產業積極性。”王利民說。淄川區以實施“百企建百園”工程為突破口,鼓勵和引導工商資本進入農業,倡導“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創新發展具有民族和區域特色的鄉村手工業、大力挖掘農村能工巧匠,培育一批家庭工廠、手工作坊、鄉村車間等村級特色產業。
同時,淄川區深入挖掘品牌文化內涵,講好品牌故事,充分利用各種傳播渠道、大力宣傳推介淄川農業品牌文化。充分利用各種農業展會,產銷對接會,借助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現代信息技術,創新品牌營銷方式,提升淄川區品牌農產品市場占有率和美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