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bbr id="4uysa"></abbr>
    
    
    <rt id="4uysa"></rt>
  • <abbr id="4uysa"></abbr>
    <rt id="4uysa"></rt>
    <rt id="4uysa"><delect id="4uysa"></delect></rt>
  • <abbr id="4uysa"></abbr>

    向有機旱作再要半噸糧——山西推進糧食大面積單產提升行動見聞

    2024-09-13 來源:農民日報

    “高產地塊畝產達到1600斤,其他地塊畝產1300斤,‘噸半糧’目標指定能完成?!毕募Z的增產豐收堅定了山西省運城市鹽湖區金樂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董會龍的信心。他的合作社承擔著502畝的冬小麥和夏玉米一年兩熟“噸半糧”創建示范工作。

    夏收之后,董會龍馬不停蹄地投入到玉米的單產提升當中,在種植環節采用了小麥玉米“兩晚兩增”、“一噴三防”提早增次、病蟲草害綠色防控、水肥一體化高效節水等高產栽培技術。目前,玉米長勢良好,豐收在望。

    召開田間管理和春耕備耕工作視頻調度會、春季農業生產暨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現場推進會,舉辦有機旱作農業暨玉米單產提升工程項目建設培訓班、全省糧油作物提單產技術培訓班……今年,山西圍繞糧食單產提升工作,狠抓糧食生產的春種春管、夏收夏管、秋收關鍵環節,從農戶到政府,由夏糧到秋糧,實施大面積單產提升成為山西提高糧食產能的路徑。

    因田施策穩面積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4年山西小麥播種面積791.85萬畝,總產49.64億斤,比上年增加0.22億斤,增長0.45%;單產626.95斤/畝,創歷史新高,比上年增加12.19斤/畝,增長1.98%。

    數字背后的現實是,山西多山地、多旱地,既要在穩面積上出政策,又要下功夫建良田、選良機、擇良技、用良種提單產。

    2024年,山西繼續制定糧食作物大面積提單產行動方案,在20個縣開展整建制單產提升,建設糧食綠色優質高產高效示范基地。支持1187個糧油規模種植主體率先提高單產,創建玉米噸糧田50萬畝,帶動糧油作物單產大面積提升。良田是根基,山西還安排資金36.82億元用于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

    在夏糧上,山西出臺了《小麥單產提升三年工作方案》,省財政安排專項資金800萬元,推廣小麥穩產高產有機旱作技術模式,并將小麥“一噴三防”資金納入預算安排,每畝補助15元,并提前下達資金,為干熱風病預防工作奠定堅實基礎。

    在秋糧上,山西制定了《玉米大豆單產提升三年工作方案》,分別在9個重點縣(市、區)實施玉米單產提升整建制推進縣項目,在2個重點縣(市、區)實施大豆單產提升整建制推進縣項目。今年又制定了《2024年秋糧作物“一噴多促”實施方案》,安排9.31億元生產補助資金支持糧食生產,安排3億元實施玉米單產提升工程100萬畝,支持大豆單產提升100元/畝、油料10元/畝,大大增強了種糧農民的獲得感。

    在政策與資金引導扶持下,4個小麥單產提升整建制推進縣畝產均比2023年平均水平提高3%以上。其中,永濟市建成10萬畝大面積單產提升示范區,高質量打造50個百畝攻關田、10個千畝方、2個萬畝片。通過項目區示范帶動,該市小麥實現大面積單產提升,經過測產,小麥畝均產487.4公斤,增產16.7公斤。

    目前,在13個玉米、2個大豆單產提升整建制推進縣項目的示范帶動下,山西建設了近50個玉米萬畝示范片和70余個千畝示范片,建設大豆百畝攻關田26個、千畝示范片12個、萬畝示范片4個。

    政策驅動,項目實施,帶動山西糧食作物大面積的單產提升和均衡增產,提高了農戶種糧積極性,也促進玉米、大豆生產水平大幅度提升。

    精耕細作提單產

    今年6月5日,由農業農村部、山西省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等單位專家組成的測產專家組對永濟市董村農場的高產示范田進行實收測產,測產結果為畝產690.57公斤。

    該示范田共1.7萬畝,其中噴灌面積約1.2萬畝,滴灌面積約6000畝,核心示范田面積160畝,全部采用山西農業大學研發集成的“耕播優化水肥精量綠色高產栽培技術”和水地小麥優種“煙農1212”耕種。

    讓人更為驚喜的是,在核心區的示范帶動下,董村農場萬畝示范片平均畝產達到574.5公斤。農場負責人郭運杰介紹,小麥玉米兩晚兩增技術通過適當增加播量,以苗增穗;以促為主肥水調控、“一噴三防”提早增次等技術,利于穗粒數的增加;“一噴三防”、水肥一體化技術,增加了千粒重,實現增產水到渠成。

    關鍵技術的精準施用使得小麥單產得到大幅度提升,也實現技術模式從試驗田走入生產田,從小面積示范到大面積推廣。

    據介紹,山西推廣“兩晚兩增”技術530多萬畝,旱地探墑溝播技術100多萬畝,水地寬幅勻播技術200余萬畝,發布糧油生產主推技術15個。在秋糧作業中,山西開展測土配方施肥5100多萬畝次,推廣玉米、雜糧作物水肥一體化技術應用130余萬畝,畝增產10%以上,地膜覆蓋技術668余萬畝,其中膜下滴灌200余萬畝,畝增產100斤以上。

    產糧于田,產糧于技,山西通過精耕精種精管精防精收增單產,以農業技術集成支撐糧食單產提升。

    針對旱地多的現實,山西堅持有機旱作農業路子,探索形成了大同玉米高效節水種植模式、長子“一免五增”藝機一體化技術模式、翼城“小麥+玉米”水肥精量高產高效模式、晉南小麥-玉米兩晚兩增技術模式、晉中旱作玉米藝機一體化探墑播種抗旱保苗技術模式、永和高粱梯田旱作模式、壽陽玉米超深松密植模式、朔州朔城區玉米膜側播種模式、聞喜小麥“三提前+探墑溝播”模式、大同云州區黃花菜“雙灌溉系統”節水減肥增效模式等有機旱作十大典型技術模式,并大力推廣使用。

    同時,山西提升技術服務能力,組建專家團隊開展包縣包片技術服務。在每個小麥單產提升整建制推進縣確定一名首席專家,組建一個專家團隊進行指導服務、解決問題、單產提升專題培訓。分別在冬小麥和秋糧作業中,組織萬余名農技人員進村入戶開展技術服務,幫助解決生產難題。

    多方保障增產能

    “兩季生產用水不愁,讓種糧增收看得見、夠得著。這幾年冬小麥、夏玉米穩產高產,今年麥子畝產在900斤以上,夏玉米產量也少不了,增收是十拿九穩的。”運城市芮城縣古魏鎮華岳村村民黨百成說。

    今年,禹門口、大禹渡等灌區為了滿足群眾“小麥馬上收割、玉米馬上播種、澆灌馬上跟上”的迫切需求,精準開機、精準調控、精準澆灌,實現了高效抗旱。

    針對旱地缺水少雨的情況,加強實施滴灌、滲灌等節水手段之外,山西省還充分發揮166處大中型灌區抗旱主力軍作用,加強灌區運行調度;精細調度水庫、泵站、水閘等水源工程開足馬力上水放水,全面保障糧食穩產增收。同時,山西支持新增和恢復建設水澆地60萬畝,在9市24縣開工建設26個大中型灌區,強化了農業生產“水短板”建設,推進了山西“向水要糧”工作。

    提單產,良田是根基,良種是核心,良機是保障。

    培優品種,山西安排資金1.4億元,圍繞大豆、玉米、小麥等核心種源,提升以品種選育為重點的科技創新能力。以小麥為例,分區域建設小麥新品種展示評價基地,建設省級展示評價基地13個,示范面積1484畝,展示品種340個次,推廣小麥優良品種12個。

    提升現代化農機裝備水平,山西發揮農機購置與應用補貼政策導向作用,加快高性能小麥播種機升級換代。在全省設立小麥機收損失監測點36個,組織機收減損技能培訓30次,機收減損技能大比武30次,小麥機收損失率控制在1.1%以內。

    突破山多地少、干旱少雨瓶頸,向旱作農業要高產,從政策到技術,從農田到水利,從種子到農機,山西多方合力,糧食大面積單產提升在三晉大地加速推進。